我們循光而來
在層層光影間
探尋未來無限可能
沿著光的方向
伸展出空間的張力
我們在時光中
相匯?交織
賦予空間以生命
與另一個自己揮手示意
▲區位分析
項目位于安徽省阜陽市三角洲地區,潁河東岸,場地東側緊鄰渦陽南路,北側靠近北京東路,占地約兩萬方。
▲場地周邊現狀
▲地塊解讀
在阜陽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,三角洲地區被定位為以生活、商業、商務功能為主的城市中心。三角洲城市中心將打造泉北半島金融商務區、濱河生態休閑區、潁東游憩型商業休閑區和城市高品質居住社區等。我們的場地便扮演著東岸城市更新的先行者。
▲場地周邊信息
場地西側的水岸之前是作為貨運碼頭的用地,有著廢棄的鐵路,水塔及防汛墻,這些都將會在其濱水空間的設計中得以保留,我們的場地位于水岸和城市道路之間,并且在未來,場地的南北兩側會建設新的住宅社區與學校。
我們該如何破題?
▲方案生成
我們希望與水岸空間產生對話,通過景觀橋做為媒介,鏈接城市與水岸,不僅是在空間層面,同時也喚起人們在時間層面的記憶與鏈接,時光的廊橋見證著場地的新生與未來的可能。另外一方面,場地也承擔著聯系周邊社區入口的功能,通過廊橋與歸家流線立體化的交通,營造出便捷與舒適的歸家體驗。同時也生成出豐富有趣的公共空間,可以是城市展示魅力的新窗口,也是社區居民的陽光客廳。我們延續時光的主題,賦予場地多樣的情景與驚喜,留給城市新的記憶與想象。
▲總平面圖
▲多重流線分析
時光與廊橋
TIME AND BRIDGE
游步于廊橋之間
光影的變幻
空間的錯落
像是穿越在不同的時空
▲時光廊橋設計概念
橋的構想源自最單純的目的,我們希望未來人們可以很方便的跨過道路和堤壩,直接抵達水岸;同時還需要做到一件事,也就是要讓橋的起始端,它是方便進入并且有趣的,于是我們把它盤旋而升,這樣才能夠在有限的空間中以一個舒適的坡度走上橋面,并且也建造出有趣味的立體空間;另外,橋在未來也需要鏈接西側轉角處的人流,還有對于社區便捷的切入口。
▲設計平面
▲坡道與臺階結合
▲橋的立體交錯
▲沿著光指引的方向
▲設計平面
▲未來將繼續建設延伸至水岸
▲從社區通往橋面的臺階
▲白天與夜晚
社區與入口
COMMUNITY AND ENTRANCE
整齊列植的銀杏樹陣
伴隨著入口兩側的動態水景
讓我們放松心情向著家的方向而行
▲設計分析
另外一方面,場地還需滿足必要的歸家功能,從市政道路連接著社區的出入口,我們將車行與人行的動線通過種植劃分,保證各自的通行空間,并且在入口處形成落客的環島空間,另外還需要能夠便捷地連接周邊的公共空間,使社區與公園交融一體又各互不干擾。
▲設計平面
▲立體交通的交匯
▲整齊的銀杏樹陣
▲透著微光玻璃的疊水
▲在水邊嬉戲的兒童
公園與場所
PARK AND PLACE
廊橋穿行而過
劃出多樣的空間與場所
孩子們在陽光下嬉戲玩耍
大人們在自然中休憩交流
▲橋下也是有趣的親水空間
▲夕陽下散步的情侶
▲總平面圖
▲坡道也可以是滑輪天地
▲再大的坡度也擋不住孩子的天性
▲干凈清爽的草坪空間
▲探出橋面的大樹
▲伸出樹林的一角
情景與驚喜
SCENES AND SURPRISES
讓我們開始一場光與影的游戲
我們洞悉著它的變化
感受著它所帶來的驚喜體驗
▲樹與光影
▲流水與光影
▲鋪裝與光影
▲猶如光的碎片散落地面
在最初的概念設計中就考慮了對于鋪裝的特色設計。隨著方案一步步的深化,考慮到石材異形的加工的難度與周期,我們將三角形像素化,從整體看來仍然可以呈現出設想的效果。不過在最后和施工單位的交底過程中,他們提出小料石的大面鋪貼是很難控制對縫效果的,并且時間周期可能會更長,于是我們便選取了一個折中的方式,將大塊的異形板分割成幾塊小規格的板,能夠兼顧時間和效果。最終大家對于落地的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的。
▲夜幕下的鋪裝肌理
造一座穿越時間的機器
追溯時光
回到未來
項目名稱丨富力皖投·阜陽大河城章首開區景觀設計
項目地點丨阜陽
用地面積丨21000㎡
業主單位丨富力地產、皖投置業
業主設計管理團隊丨楊曄、王子文、陳強、劉雷、朱沅、陸佳丹、陳誠
景觀設計丨上海瀾道環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
方案設計團隊丨李國威、周清華、趙翀逸、趙卿宏、鄭曉月
施工圖設計團隊丨蔣振琦、曹廣濤、白璐娜
植物設計團隊丨袁瓊霞
攝影丨魯斌
本文來源于 瀾道設計,查看鏈接。文章內相關信息的知識產權歸其權利人所有,特來設計對其不享有任何知識產權,僅做學習交流之目的。若本文存在任何知識產權爭議,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特來設計,以便特來設計迅速采取適當措施(刪除、澄清聲明等形式),以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損失。